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 > 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原理是什么?
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原理是什么?
关键词标签:  作者 上海亨沃 来源 上海亨沃 浏览 发布时间 2025-08-26 08:56
水下无线光通信(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, UWOC)是一种利用光波(通常为蓝绿光波段,因其在水中的衰减相对较小)在水下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。其实现方式主要涉及光的调制、发射、水下信道传输、接收和解调等环节。根据近期的技术发展和专利信息,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概括如下:
 
 1. 基本原理与系统构成
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通常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。
   发射端:将电信号(数据)加载到光载波上。具体过程为:数据信号经过调制电路处理后,驱动光源(通常是高功率的蓝绿光LED或激光二极管)发光。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光学系统(如凸透镜)进行准直或扩束,以减小发散角,提高传输效率和距离。
   水下信道:光信号在水中传输,会受到吸收、散射、湍流等影响,导致信号衰减和畸变。
   接收端:通过光学天线(如凸透镜)汇聚入射的光信号,由光电探测器(如光电二极管阵列)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,再经过放大、滤波和解调等处理,恢复出原始数据。
 
 2. 关键技术与实现细节
为了克服水下复杂环境带来的挑战,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:
 
   光源与探测器阵列:使用阵列式LED和光电探测器阵列可以提高系统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,增强链路的稳定性。
   空间复用与串扰消除:为了提升传输速率,可以采用空间复用技术,即同时使用多个光束传输不同数据流。但这会引入多用户信道间干扰和串扰。最新的专利技术(如宁波志伦电子的专利)提出了一种“一体式多用户串扰消除”的方法,能在发送端数据处理和接收端初步处理环节,同时消除码间串扰、调制非线性失真和多用户干扰,从而显著提升系统性能。
   同轴收发技术:为了解决传统收发分离系统结构复杂、对准困难的问题,有研究(如长春光客科技的专利)提出“单模多模同轴收发”技术。该技术在光学天线与光源/探测器之间设置特殊的三包层光纤,实现发射光(通过单模光纤)和接收光(通过多模光纤)在同一个光路(同轴)中传输,简化了系统结构,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通信质量和通信距离。
   光学系统设计:使用凸透镜对发射光进行扩束,对接收光进行汇聚,是实现有效光信号传输和收集的关键步骤。
产品直通车

 
 © 2021 上海亨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备案/许可证号:沪ICP备19017057号-1
地址:上海市沪太路5355弄绿地北郊广场10号910室 电话:021-56519159